郭晶晶谈巅峰期退役:人生路长,运动生涯有限,我想获得更多成长

体育播报10月17今日宣 中国跳水名将郭晶晶接受《人民日报》专访,回顾了自己的运动生涯,谈到了巅峰期退役、出国学习、完成身份转变的心路历程。
刚开始学习跳水时,您才7岁,那么小,怎么坚持下来的?
记得当时教练去幼儿园选运动员,我只知道是去学游泳,很害怕,因为小的时候被水呛过。但我想要去克服,所以就选择了这项运动。在尝试之后,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热爱跳水。
哪些教练对您的影响比较大?
在我的运动生涯里有3位教练以及领队周继红,是她们一路引导我走向成功。
第一位是我的启蒙教练——李芳教练。她选我去学跳水,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跳水这项运动。初学阶段,我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这才可以一路走得更远。
第二位是把我选入国家队的于芬教练。我当时还是业余体校的孩子,在参加国家队集训时被于教练选中。她带着我进入国家队一线组,跟着奥运冠军伏明霞一起训练。那是我进步最快的一个阶段。
第三位就是后来在我人生低谷期,重新把我拉起来的钟少珍教练。我们一起经历了运动生涯中的很多时刻,从被质疑到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没有她一路的扶持和鼓励,不可能有站上最高领奖台的我。
还有就是我的领队周继红。她不只是在我的运动生涯中带领我一路走向成功,在我退役后,她还鼓励我去考国际裁判资格,进入国际泳联,一路走到现在。她帮我建立人生的规划,让我在自己的领域继续发光发热。
每位教练在不同时期都给了我极大帮助,回过头来看,每位教练的助力一步步造就了现在的我。
2004年雅典奥运会,您包揽女子三米板单人和双人两枚金牌,首次加冕奥运冠军,当时的心情和感受如何?
雅典奥运会,对于第三次参加奥运会的我来说,也许是最后一次机会。其实在那一刻,我没有想那么多,只想着如何把自己最好的状态发挥出来,如何跳好每个动作。
夺冠后,我本来也以为自己会特别激动,会哭得一塌糊涂。但是当我站上冠军领奖台的那一刻,心情其实是比较平静的,好像水到渠成,把每一个过程做好了,结果自然就在那里,这不是偶然。
回忆23年的跳水生涯,还有哪一次比赛经历让您难忘?
最难忘的应该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当时压力很大,大家都觉得我应该是去拿冠军的,我也没有退路,只能往前冲。比赛前很长一段时间,自己都在反复模拟决赛的场景——遇到问题应该怎样解决,让自己不受外界的任何影响,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在关键时刻,已经不是要战胜别人了,最主要的对手是自己。
在职业生涯巅峰期,您为什么选择退役、赴国外学习?
人生不该只有一种可能,我想给自己更多成长空间。我一直主攻跳水,有很多知识要补充、视野要开拓。离开跳台时也犹豫过,毕竟那里有我最珍视的荣誉、有我奋斗的印记,但运动员生涯有限,人生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我选择用全新的视角去观察世界、接触不同领域,让自己的人生拥有更多维度。
2024年巴黎奥运会,您作为裁判,见证了中国跳水运动员夺金,当时是怎样的心情?
当时的心情很复杂。看到我们的运动员站在赛场上,我特别理解他们的付出。同时作为裁判,我要全程专注于评分的核心维度,不能带个人感情,要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总之这份感受很特别,既为我们中国跳水运动员骄傲,也为自己能以另一种方式继续投入跳水事业而感到踏实。
从运动员到裁判,身份转变给您的工作内容带来了哪些转变?
作为运动员,我只要专注做好自己的动作;作为裁判,我要研究规则的细节,关注每个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工作重心从突破自我变成了服务项目,以前每天想的是怎么提升难度、减少失误,现在会花时间研究规则更新,还要从全球视角思考如何让跳水运动更公平、更有吸引力。这种转变让我明白,体育事业是需要不同角色共同支撑的。
跳水是一项用无数次重复追求完美瞬间的运动。这种极致体验,对您有怎样的影响?
无数次重复的训练让我知道,成功是没有捷径的,完美是要靠努力打磨的。就像人生的很多事,都需要坚持,不能急着要结果。而追求完美不是要做到毫无瑕疵,而是要有“把每件事做到最好”的态度,哪怕过程中会出错,只要不放弃,总能一点一点靠近目标。我在生活中也一直延续这种态度,无论是对家庭还是公益事业,都沉下心来,一步一步推进。
如果给体育、公益、家庭、自我探索等排序,您会怎么排?如何分配时间和精力?
没有绝对的排序,因为人生阶段不同,重心一定会变,平衡才是核心。我不会把它们当成一种先后排序,而是像安排训练计划一样,提前规划、灵活调整,比如陪孩子时就放下工作,专注家庭;做体育或公益方面工作时,也会安排好时间,规划好每一件事。对我来说,每个身份都很重要,都要全身心去投入和付出。
今年是全运年,您最近在忙的是否和全运会有关?
是的,我作为广州市南沙文化会的副会长,一直在努力推动文化体育融合发展。今年,我们在南沙区打造湾区迎全运体育季系列活动,同时推出中国体育荣光印象展。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让更多人感受体育的魅力、文化的温度。
您认为互联网的高曝光度对运动员成长有什么影响?运动员应该如何面对这种热度?
这是有两面性的,高曝光能让运动员更快被关注,获得更多支持,乃至为体育项目带来更多资源。但过度曝光也可能让运动员承受额外的压力,比如一些小失误被放大、个人生活被过度关注等。
我觉得运动员可以把外界的支持当成动力,学会过滤掉不必要的声音,专注训练和比赛。运动员的重点永远是赛场上的表现,这样才能更好体现自身的价值。
您认为运动员要取得优异成绩,除了天赋,还需要具备哪些品质?
坚韧,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从7岁开始训练,遇到了各种困难,但一直没有放弃,努力了很多年才真正实现梦想。还有一点,就是自律,运动员需要高度的自律,坚持不懈地练习,这是一切好成绩的基础。当然也离不开整个团队的付出,我们的成绩不单单是自己一个人的。
和过去相比,您觉得如今大家对金牌和运动员的态度有什么改变?
现在大家更理性了,哪怕运动员没拿金牌,只要拼尽全力,也会被认可。这特别好,说明大家更注重体育精神了。现在很多运动员也在更广泛的领域学习更多知识,让自己的人生有更多可能性。
作为过来人,您想给现在的年轻运动员什么样的人生建议?
要珍惜训练的每一天,运动员生涯很短,每一次重复的练习都在为未来铺路。不要怕苦,现在的苦都会变成以后的底气。哪怕没获得理想的成绩,也要享受过程,训练中收获的坚持和专注会成为人生的财富。
还有一点就是提前规划人生,运动员生涯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大家要趁年轻多学习、多积累,无论未来做什么,都要提前打下基础。
-
教练
火力
广东
突尼斯
范迪克
横河武藏野FC
松兹瓦尔
凤凰
阿特苏尔
答复
接受
天堂国际
偶像
认可
活该
对待
基茨比厄尔
俄乙
奥耶尔
柔道
难度
宝蓝
实验室
助威
总结
世界杯直播网站
最体育NBA
沃特福德VS斯旺西直播
盘球吧直播
2019nba总决赛
济南电视台在线直播
曼联vs利物浦直播
nba全明星赛
快船vs马刺
湖人vs火箭
广东体育直播在线观看官网
绿茵直播足球直播
阿斯顿维拉曼城直播
nba包卜在线直播
国际米兰对亚特兰大直播
澳网直播在线直播免费观看高清
巴萨对马竞视频直播
国米卡利亚里直播
辽宁本钢现场直播免费
纽卡斯尔喷气机vs悉尼直播
cba山西直播免费观看
篮球低调看直播
cba广东对北京直播
皇马vs帕丘卡章播
利物浦vs里尔免费观看